文章导读
凌晨1点,某三甲医院急诊大厅依然人声鼎沸。输液区坐满患者,挂号窗口排着十几米的长队——这样的场景正在上海多家医院上演。
急诊量翻倍,七成是"轻症"
数据显示:
- 儿科急诊:晚6-10点占全天60%就诊量
- 内科急诊:半数以上为感冒发烧等常见病
- 外科急诊:醉酒、外伤患者集中在午夜后
"很多上班族白天没空看病,晚上小毛病也来挤急诊。"一位值班医生无奈表示。
三大夜间就医痛点
- 等待煎熬:从挂号到看上医生平均需2小时
- 交叉感染风险:密闭空间聚集大量病患
- 医护超负荷:一个夜班医生接诊80-100人
患者众生相
- 年轻妈妈抱着高烧孩子:"白天请假要扣钱"
- 外卖小哥捂着扭伤的手:"这个点诊所都关了"
- 白领挂着输液瓶:"明天还有个重要会议"
医院应对措施
▸ 试点"急诊分级诊疗":危重患者优先
▸ 增加午夜特需门诊:分流常见病患者
▸ 推广互联网医院:提供夜间在线问诊
"其实很多情况可以去社区医院。"医疗专家建议,"但夜间基层医疗资源不足,导致三甲医院承压。"
(完)
夜间就医指南
⚠️ 真急诊:大出血、昏迷、胸痛等立即拨打120
🏥 推荐选择:有24小时门诊的二级医院
💊 常备药箱:退烧药、创可贴等可应对多数小问题